四川省政协委员周子铃: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 构建食安信息共享平台|代表委员在这里
成都,正在走向世界的美食之都,拥有独具特色的千年饮食文化。食品安全,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,更关系到四川整体对外形象。
“建议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,汇总种植、养殖、生产、流通、餐饮和食品抽检等信息,加强对食品的长效监管。”1月25日,省政协委员、四川美食家协会副会长周子铃建议,政府、企业和消费的人三方合力,共创一个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。
“四川人好吃,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。美食,造就了四川人乐观的天性,也赋予了独特的文化。”说起吃,周子铃的眼里泛着热爱的光。因善于寻找食材,她被餐饮界的朋友称为“食材猎人”,身为美食掌门人,她一年要吃三四百家特色餐厅,足迹踏遍全球各地的米其林餐厅,只为寻求更多创造的美食灵感,因此也被称为成都走过“最多”米其林餐厅的主理人。
“在日常生活中,四川人的处事方式也喜欢用饮食的思维。”周子铃举例,大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,“咋个办?凉办(拌)!”,意思为遇到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先试试冷处理。周子铃认为,正因为吃,在四川人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份量,“舌尖上的安全”也是消费者最在意、最关注的问题。
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所食用的食品品类也慢慢变得丰富,随着餐饮需求量的逐步扩大,食品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也逐渐增多,这中间还包括食品添加剂与农药的使用。
以食品添加剂为例,目前,全球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数量约15000种,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00多种,按功能分为22个类别,常见的有抗氧化剂、膨松剂、着色剂、防腐剂、甜味剂、食品用香料等。在标准之内,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,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。但是,怎么样来规范食品制造商合规生产,需要有效的监督与信息共享。
“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,却往往处在弱势地位,在监督环节参与度不高。”周子铃建议,应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,汇总种植、养殖、生产、流通、餐饮和食品抽检等信息,加强对食品的长效监管。
在农药残留监督方面,应透明化农产品源头管理机制。通过加强对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进口和国内生产的管理,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,建立农产品信息登记制度,准确记录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流通等环节的信息,并做到透明化管理。同时,建立生产和加工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机制,确保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质量和安全。
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,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。定期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产品符合规定标准;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公开和通报。
建议:企业先行,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质量检验,政府部门可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,提高社会监督的力度。
此外,还应建立并完善食安、农安、公安“三安”联动机制,对餐饮、流通、销售等环节以及食用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“潜规则”予以严厉打击。